首页>新闻资讯>新闻动态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新能源微电网的稳定基石

发表时间:2024-11-07作者:冠隆电力浏览量:65

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快速转型,储能技术作为灵活调节资源和潜在的主动支撑手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特别是在应对电网安全挑战方面。当前,储能技术主要分为跟网型储能技术和构网型储能技术两大类。

目前风电、光伏发电在电力系统中占比的逐步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正在发生改变。特别是在西藏、新疆、甘肃、宁夏等新能源高占比、电网相对薄弱的地区,以及依托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建设的大型新能源基地送端,电力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多场站短路比过低、宽频振荡、系统惯量水平低、电压和功角稳定性差等问题,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

图片 1.png

针对这些挑战,构网型储能技术因其能够构建并维持输出电压和频率,以电压源特性运行,主动提供电网支撑的特点,而显得尤为重要。构网型储能技术通过优化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动态特性的有效调节,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冠隆电力作为全球杰出的PCS & ESS 制造商,其构网型储能变流器(GF-PCS)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显著的技术优势。

3.png

一、技术特点

  • 适应极端环境:专为高海拔、高寒地区设计,确保设备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仍能正常稳定工作。

  • 双电源备份:采用交直流双电源设计,实现无缝切换,确保控制系统供电不间断,提高系统可靠性。

  • 高效能设计:高功率密度设计,最高效率可达97.6%,降低能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 高性能DSP控制:采用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优化控制电路设计,实现更优异的性能表现。

  • 宽输入电压范围: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宽,支持多种电池类型,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

  • 柴机接入与无缝切换:支持柴机接入,可选配实现离并网无缝切换,增强系统灵活性和稳定性。

  • 强大带载能力:具备带载冷启动能力,三相100%不平衡带载能力强,抗冲击性负载能力强,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 电网适应性:友好的电网适应性,能够接受电网调度,实现与电网的协调运行。

  • 智能管理策略:采用智能管理控制策略,支持多种工作模式,可本地或远程切换,方便用户灵活管理。

二、工作模式

1. 本地自动模式: 可设置3-5个时段定时充放电,在最佳时段自动对电池进行充放电,确保系统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

2. 离网模式: 当出现电网故障/停电时,PCS(50-250K型号有STS自动切换,500-630K型号可选手动切换)可以通过STS自动切换到离网模式。 系统继续从电池向本地负载供电。

3. 远程模式: 可通过后台监控软件控制机器的各种工作模式。

图片 3.png

三、应用场景

微电网与分布式能源系统:

  • 在工业园区、商业综合体等区域构建微电网,实现光储一体化,提高能源自给率,降低对外部电网的依赖。同时,与分布式发电单元协同工作,优化能源配置和调度。

新能源发电基地:

  • 在风电场、光伏电站等新能源发电基地中,可以平抑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提高新能源发电的可调度性和并网稳定性。

电网故障恢复与黑启动:

  • 在电网故障导致大面积停电的情况下,设备可以作为黑启动电源,为其他无自启动能力的发电单元提供初始电能,逐步恢复电网供电。

关键负荷供电保障:

  • 对于医院、数据中心、交通枢纽等关键负荷,可以确保在电网故障时提供不间断的电力供应,保障重要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力市场交易与调度:

  • 可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通过充放电策略优化储能系统的经济效益。同时,根据电网需求和调度指令,灵活调节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和容量,为电网提供稳定的储能支持。

图片 4.png

西藏日喀则1.2MW/8.4MWh“光-储-柴”离网微电网项目

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的不断提高和电网对稳定性要求的日益增加,冠隆电力的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将成为未来储能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冠隆电力将继续投入研发,推动储能技术的迭代升级,提高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同时,探索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加速储能项目的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