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5-01-10作者:冠隆电力浏览量:32
近日,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揭晓了“光伏科学技术奖”的获奖名单,南京冠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构网型储能双向变流器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荣耀上榜。这一殊荣不仅是对冠隆电力在储能技术领域深厚实力的认可,更是对其持续创新精神的高度赞扬。
该项目成功研发并产业化了构网型储能双向变流器,这一技术突破对于推动光伏储能系统的智能化、高效化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构网型储能双向变流器作为储能系统中的关键设备,能够实现电能的双向流动和高效转换,为光伏电站的稳定运行和电网的灵活调度提供了有力支持。
技术创新点
构网型储能双向变流器采用与同步发电机类似的功率同步策略,不需要借助锁相环便可实现同步。通过电压-无功下垂曲线和频率-有功下垂曲线,实现对电网电压和频率的调节和控制;构网型变流器可借助于储能装置为电力系统提供虚拟惯量和阻尼,从而抑制电网频率的快速跌落和震荡。可实现快速功率调节响应,有功、无功快速调节,虚拟惯量支撑,主动一次调频、调压,并支持二次调频,同时具备并离网无缝切换、多机对等并联等特性,可实现关键负荷不间断供电,支持微电网与大电网之间进行灵活接入与安全稳定控制。通过虚拟惯量和阻尼的参数自适应控制,确保了多机并联下有功、无动的动态均分,增强了面对直流侧功率或者电网出现扰动时构网型变流器的稳定性。采用自适应虚拟相位补偿有源阻尼谐振抑制技术,计及单机和多机交流侧阻抗分布特征,通过电容电流自适应加权控制技术,动态抑制了LC谐振点增益,解决了LC拓扑多机直并控制系统不稳定问题,满足构网型变流器多机并联安全稳定运行要求。
典型项目案例
西藏矿区1.3MW/9.1MWh光储柴微电网项目,该项目系统旨在通过优化电力供应结构,大幅提升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矿区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用电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特别是保障制氧机等关键设备的持续稳定运行。此外,该光储柴微电网系统还将显著提升光伏系统的利用率,有效减少“弃光”现象,从而大幅提高整体经济效益。这一创新方案为矿区带来了更为可靠、高效和经济的电力解决方案。
项目效益
1.提高电力供应稳定性:
光储柴离网微电网项目将确保矿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电力供应,满足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
2.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经济效益:
通过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利用率和减少弃光现象,光储柴离网微电网项目将显著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效益。
3.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光储柴离网微电网项目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进行发电,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4.增强矿区自给自足能力:
通过配置光储柴离网微电网项目,矿区将具备更强的自给自足能力,减少对外部电力供应的依赖,提高能源安全和稳定性。
未来,冠隆电力将坚定不移地强化产品研发与创新,致力于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以精准对接国内外客户对高效、可靠及智能化储能产品的迫切需求。在此基础上,公司将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主动寻求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深度协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以及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并扩大品牌影响力。